> 文章列表 > “早被儿孙送归土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早被儿孙送归土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早被儿孙送归土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早被儿孙送归土”出自元代王哲的《甘草子》。

“早被儿孙送归土”全诗

《甘草子》

元代 王哲

尘所不肯修行,个个贪欢聚

转转恋荣华,怎肯将心悟。

直待阴公教来取。

便急与相随去。

早被儿孙送归土。

金玉谁为主。

《甘草子》王哲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诗词:《甘草子·尘所不肯修行》

朝代:元代

作者:王哲

尘所不肯修行,个个贪欢聚。

转转恋荣华,怎肯将心悟。

直待阴公教来取,便急与相随去。

早被儿孙送归土,金玉谁为主。

中文译文:

尘埃不愿修行,个个都贪恋欢聚。

不断追逐荣华富贵,怎能够觉悟内心的真谛。

直到死神前来索取,才匆忙与其同行。

早已被儿孙们送回土地,金玉财富又有何用?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词传达了一种对人世间欢乐与财富的批判和思考。诗人以尘埃为隐喻,指代人们在世间追逐物质享受和荣华富贵的行为,暗示人们沉迷于欢乐和物质的追求而忽视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。诗中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呼唤,希望人们能够认识到追求物质的虚幻和短暂,从而转变心态,追求内心的真正满足和意义。

诗句中的\"阴公\"是指死神,表示人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才意识到修行的必要。\"儿孙送归土\"意味着人们在死后被埋葬,无论财富如何,最终都归于尘土;\"金玉谁为主\"暗示财富和珍宝不能成为人生的主宰,人们应当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和境界。

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,直击人们追求物质和享乐的心态,提醒人们珍惜生命、追求内心的升华与觉醒,以获得更深层次的人生意义。它在表达个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追问,具有一定的警示和启发作用。